集成电路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无论说日常用的手机、电脑、智能便携设备等,还是说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等基础工业设备,还是大到涉及国防安全的导弹、雷达、舰艇、航空航天等尖端产业,都需要集成电路作为核心。今天厂房出租网的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集成电路行业国产化替代的意义。
在上世纪80年代,类似于8086这种基础芯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那个时候全国才有多少外汇?靠出口纺织品工艺品出口家具等轻工业产品之类换回来的外汇,再花高价从国际市场上购买8086/8088这种成本微乎其微的低端芯片,而且高端芯片受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封锁与限制,这些封锁与限制,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建设与发展,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微电子所、复旦微电子所等一批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就是应对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微电子行业制造技术实施的相关技术封锁,那一阶段,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是开发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通俗易懂地讲,当某微电子所做出了0.6um的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后,我们就会展示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巴统一个信息:中国已经掌握这项技术,巴统如果继续封锁0.6um工艺的芯片出口到中国,或者是继续以不合理的高价出口至中国,那么我国将短时期内自行开发并生产,不再需要进口目前此种芯片。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巴统就会选择降低芯片价格或者是开放此项产品的对华出口。
2001-2016年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由1260亿元增加至近12000亿元。依照统计数据,如果仅考虑设计和IDM企业,2017 年 1-2 月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占比超过 33%,为全 球第一大集成电路市场。如果考虑到代工和封测企业,国内集成电路市场在全球占比约为 50%,是全球集成电路主要市场。
尽管近十余年来全球集成电路市场步入成熟发展阶段,增速有所放缓,但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却在以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为代表 的新兴应用场景扩张而迅速扩大。且随着国内 5G 通信、物联网等前沿应用领域快速成熟,国内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与国内迅速膨胀的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集成电路需求中很大比例仍需依靠进口来满足。2016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接近 12000亿元,而国内产业销售额仅为 4335 亿元,自给率不足 40%。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发展缓慢,尤其在处理器、内存等方面 与国外始终存在较大差距。持续且高比例的海外芯片进口意味着我国 电子产品制造业始终处于国外企业控制之下,很难再打破业已形成的垄断。且国内工业一旦用上“外国芯”将会形成长期依赖,在计算机、 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方面将难以实现超越。由此可见,发展独立且强大的集成电路产业,意义重大。
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扩大到13000亿元。且判断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逐步成熟,未来数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国内快速膨胀的集成电路需求,使得加速实现集成电路产品的进口替代显得尤为迫切。不过,发现国内集成电路自给率尽管仍处于低位,但这一比例正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现在中国仍然在进口大量的芯片,但是一方面,中端及以下芯片绝对能够国产,只进口高端芯片;另一方面把钱给台积电(TSMC)和台联电(UMC)总比给美帝的垄断企业要强。
从90年前后开始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行业先以掌握先进制造工艺为目标进行尖端研发,获得新型芯片的进口权;然后通过多个渠道寻求世界先进的芯片代工厂落户中国,遂有了台湾人张汝京2000年开始在北京亦庄搞了中芯国际(SMIC),04年开始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各大高校每年至少培养2000名以上的工程师输送到IC行业。07年时候西安那边的英飞凌、奇梦达等IC企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
我不知道09年金融危机时候,有没有哪家公司收购了国际上的IC行业核心技术,但我知道的是到2014年,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了25年后,北方微电子公司自主研发的12英寸28纳米等离子硅刻蚀机全面通过中芯国际(SMIC)生产线全流程工艺验证,并获得订单。这就是零的突破!
这对我们老百姓有啥好处:
芯片的国产化带来的受益人数最多的好处,就是把原来的高逼格设备迅速送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