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共享单车可谓在经历了一次大的洗礼。一些共享单车企业也是因此而倒闭,诸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町町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市场上仅留下摩拜,ofo,哈罗单车三足鼎立的局面。而经过重新洗牌后的单车市场,似乎正在恢复往日的朝气。
3月13日,ofo小黄车完成8.66亿美元融资。随后4月4日,摩拜单车37亿美元卖身美团,为此ofo小黄车与摩拜单车合并的传言不攻自破。
4月13日,成立仅1年多的哈罗单车获得蚂蚁金服和复星集团7亿美元的共同注资,凭借半年内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金额和近亿的用户规模,成为共享单车领域增速最快的企业。
而这三家共享单车的市场份额是怎样的呢?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ofo和摩拜两大巨头占据了中国共享单车行业里90%以上的市场份额,总投放量与日订单量居第一位的是摩拜单车,ofo小黄车次之,哈罗单车的订单量是摩拜的三分之一,根据马云的战略部署,成立不到两年的哈罗单车,主攻二三线城市,虽然已经坐上第三的交椅,但是哈罗单车相较其他两个单车的月活跃覆盖率和总投放量来说,有很大的差距,三强内部也存在“断层式”差距。
其实,这三个单车背后都有雄厚的资金在支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哈罗单车与永安行去年10月的合并,成为中国共享单车合并第一案,而永安行本身就是阿里阵营的一员。
去年12月和今年4月,蚂蚁金服又先后两次掷重金投资哈罗单车,让哈罗单车烙下很重的阿里印记。
而ofo在与以前的股东滴滴合作出现不愉快后,也转而投向阿里。
摩拜则在获得腾讯多次投资后,以卖身美团的形式坚定地站进其背后的腾讯阵营。
哈罗单车相较摩拜和ofo来说,更加的贴心。
它的景区业务布局已经成为一大亮点。作为国内首个旅游共享单车,哈罗单车面向景区专门推出了双人车、多人车、儿童车等多样的租赁车型,目前已经入驻了浦江郊野公园、崆峒山、神农架和慕田峪长城等全国160多个景区。
虽然共享单车正在面临着烧钱的阶段,但是依然还是有新入势力企图从中分一杯羹。
今年一月,滴滴自有的共享单车品牌“青桔”正式上线。而且滴滴对“青桔”已经投资了总额超过5亿美元。
摩拜已经从单车业务扩展到了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分时租赁领域。
这三家单车是否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拭目以待。